潍坊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2025 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启事  
 
2025-03-03
 

一、潍坊学院简介

潍坊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山东省属全日制综合性大学, 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、国际和平城市、全国文明城市——山东潍坊。先后入选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、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,硕士学位授予单位。

现占地面积 1500 余亩,校舍建筑面积 84 万余平方米,校园风景秀丽、环境宜人,教学科研资源丰富,条件设施完备。资产总额 22 亿元,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 3 亿元。馆藏图书 320 万余册、数字资源 42.5TB。建有高标准的大型体育运动场和 4 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多功能体育馆,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(CERNET 山东省教育骨干网城市节点单位、全国教育息化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, 入选山东省“智慧教育示范区(校) ”创建单位,连年获评省文明校园。

现有教职工 2039 人,其中专任教师 1549 人,高级职称人员 762 人,拥有博士学位人员 702 人,博士生、硕士生导师 187 人。有国家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享受省 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、山东 省高端智库专家、山东省理论人才“百人工程”入选专家、省级教 学名师、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 46 人,有省级 教学团队 7 个、省级科研团队 26 个、“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3个。

九万里风鹏正举,新征程砥砺前行,在过去的一年,潍坊学院 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、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, 1 名教师获得 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、名教师获评“泰山学者”青年专  ,学校在办学层次、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、教育教学以及高 层次人才自主培养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突破为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应 用型大学提供有力支持。

二、计算机工程学院简介

计算机工程学院是潍坊学院二级教学单位,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、网络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个本科专业,全日制本科在校生 1800 人,教职员工 104 人,其中教授 11 人、 副教授 38 人,研究生导师 10 余人,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 30%

学院拥有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科技创新团队、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 教师团队等多个省级教学科研团队;智能物联与大数据山东省工程 研究中心、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和山东省大数据人才培 训示范基地等多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。

 5 年来,教师发表 SCIEI 等高水平科研论文 200 余篇,承 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 10 余项,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、省科技发展计划等省级科研课题 50 余项;获国家发明专利 30 余项, 省、市级科研奖励 50 余项,各类科研经费达 5000 余万元。

诚邀海内外各类高水平精英加盟计算机工程学院,共谋发展、 同创未来。

三、诚聘对象

(一)专业领军人才

学术研究方向处于国内外前沿领域,在本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 响,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,具有较强的 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,能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、带领本学科 赶超或保持国内先进水平的领军人才,包括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、 研究计划、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首位获得者,或海内外具备相当水 平的高层次人才。

(二)学科带头人

学术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创新前景,在本学科教学科研方面取得 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代表性研究成果,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 调能力,能够带领、协助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内先进水平的国内外 高端人才,包括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、研究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, 或省部级重点人才工程获得者、省级教学科研成果第一等级首位获 得者,或具备相当水平的高层次人才。

(三)海内外优秀博士

1. A 类博士: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取得突出的业绩成果,具有突出的学术发展潜力,近五年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:获省部级教学科研前两个等级奖励的前 2 1 位人员(限政府奖);主持国家级有资教研科研项目 1 项,或省部级有资教研科研项目 3 项;作为首位人员,在理工类 SCI 一区期刊发表学术论文 4 篇、或 SCI 二区期刊发表学术论文 8 篇,在人文社科类 CSSCISSCI 发表学术论文 6 篇;或获得 6 项授权发明专利并产生显著经济效益(须提供证明);或 具备相当水平的高层次人才。

2. B 类博士: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取得较高的业绩成果,具有较突出的学术发展潜力,近五年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:获省部级教学科研前三个等级奖励的前 32位人员(限政府奖) ;主持省部级教研科研项目 2 项;作为首位人员,在理工类 SCI 一区期刊发 表学术论文 3 篇、或 SCI 二区期刊发表学术论文 6 篇,在人文社科  CSSCISSCI 发表学术论文 3 篇;或获得 4 项授权发明专利并产 生显著经济效益(须提供证明);或具备相当水平的高层次人才。

3. C 类博士: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取得优秀的业绩成果,具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发展潜力,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,近五年成果原则上符合下列条件:作为首位人员,在理工类 SCI 二区 期刊发表学术论文 1 篇,或 SCI 四区、EI 期刊发表学术论文 2 篇以 上;在人文社科类 CSSCISSCI 发表学术论文 1 篇,或中文核心期 刊发表论文 2 篇以上;或具备相当水平的高层次人才。

新引进博士年龄原则上不超过 35 周岁,具有副高级职称人员年龄可放宽至 40 周岁,具有正高级职称人员年龄可放宽至 45 周岁。

四、人才引进待遇

引进人才须全职到岗,纳入学校控制总量管理,享受上级规定的工资、福利待遇。 同时,学校采取一事一议政策, 为人才提供安家费、科研启动经费、租房补贴等人才政策。安家费、人才津贴、年薪、协议薪酬等均为税前额,具体任务、待遇等事项以签订合同为准。

五、人才引进专业或方向要求

(一)学科带头人: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专业

(二)博士研究生:

1. 一级学科: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、智能科学与工程、 网络空间安全。

2. 其他学科(研究方向为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、深度 学习等): 电子信息、控制科学与工程、系统科学、数学, 以及计算机相关交叉学科或自主设置学科。

六、联系方式

联系人:翟老师,张老师

联系电话:1596361814515318918575

联系邮箱:jsjrc_2025@163.com